Related posts
-
美中关系史关键人物蒲安臣铜像揭幕2018年11月16日
https://www.burlingame.cmain.org/wp-content/uploads/2018/12/Unveiling-of-the-bust-of-Anson-Burlingame美中关系史关键人物蒲安臣铜像揭幕【美国华人圈】.mp4 中國藝術家周立民捐贈蒲安臣雕像 你知道吗硅谷重镇Burlingame 这座城市名称的来历吗?1861年6月14日,亚伯拉罕.林肯总统派Anson Burlingame為驻华大使,之后他有了一个中文名字「蒲安臣」。1867年11月16日,他在北京任期结束时,他接受清政府委任代表中国对美国和西方的全权代表。因此,蒲安臣成為唯一的已知使者,回到原来派他的国家,但作為代表另一个国家的大使。 他代表中国与美国谈判达成的1868年《蒲安臣条约》将对双边关系產生持久的影响。与当时如此普遍的不平等条约不同,该「条约」以「国家平等」為基础,保证了对另一国公民的平等保护的对等性。 如今在这个特殊时期,2018年11月16日,在美国国会议员及加州议员支持下,Burlingame市长市议员发起,Burlingame后人,中国驻旧金山副总领事任发强及几百位市民聚集在市图书馆纪念条约150週年,同时為中国艺术家周利明製作的Burlingame铜像揭幕,缅怀这位深具前瞻性正直无畏的先驱。 -
鹰龙之舞 晚清版的中美战略对话
鹰龙之舞 晚清版的中美战略对话 Edit 0 2… Author: 雪珥 Date: 5/31/2010 Origin: http://blog.163.com/snowswords@yeah/blog/static/121439140201043193948238/?fromHistory Content: 星条旗和黄龙旗在南中国的海风中猎猎飘扬。 演武亭前方的海岸边,已经搭起了一座巨大的临时建筑,中西合璧,类似欧洲的凯旋门,又类似中国的牌坊。两侧一字散开的立柱上,对称斜插着中美两国国旗。牌坊的两个主塔上,是两国国旗,而中间的横额上,则是灯泡组成的两国国旗图案,即使在夜晚,也能让国旗才熠熠生辉。 这是1908年10月30日,厦门。 在大清海军“飞鹰号”驱逐舰的引领下,8艘涂抹着耀眼白色的美国战舰,披挂满旗,徐徐进港。在港内迎接的大清主力巡洋舰“海圻”、“海容”、“海筹”、“海琛”,同样披挂满旗,此时开始整齐地鸣放19响礼炮,美国军舰则鸣炮还礼,炮声震耳欲聋。 到访的正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支环游世界的远洋舰队“大白舰队”(The Great White Fleet),以舰身涂抹白漆而得名。这是美利坚面向世界的第一次武力炫耀,而在亚洲,它的威胁目标就是日本。访问中国的,是“大白舰队”的第一、二分舰队,集中了“大白舰队”一半的主力舰。... -
蒲安臣:黄龙旗下的美国葬礼
蒲安臣:黄龙旗下的美国葬礼 Edit 0 1… Origin: http://www.diggner.com/show.php?tid=498 Content: 1870年4月23日,星期六,美国波士顿。 一场隆重的葬礼在这个城市举行,成千上万的人涌向街头,为一位美国外交家送行。由军人和警察护卫的灵车,覆盖着中美两国国旗:星条旗和黄龙旗,在当地消防队乐团演奏的哀乐声中,缓缓驶过街道。在举行仪式的教堂墙壁上,也交叉悬挂着巨大的星条旗和黄龙旗,USA和CHINA是今天所有人议论的焦点。 遥远的北京,大清国的中央领导核心、恭亲王奕讠斤,虽然并不知道丧礼的确切议程,却也用自己的方式在哀悼。一个月前,以同治皇帝的名义下诏,赐予死者一品官衔,给予家属1万两白银的优厚抚恤金。因为,这位美国外交官也是大清国的洋干部,并且在为大清国出使俄罗斯时,“捐躯于异国”(使团成员志刚语)。 他的名字叫蒲安臣(Anson Burlingame)。 伸手摸世界 在披挂上大清国的一品顶戴花翎之前,蒲安臣是美利坚合众国派驻大清国的公使。1867年,蒲安臣完成了他在中国的六年任期,即将回国。此时,恭亲王等正在苦苦物色一个合适的人选,率领大清国代表团遍访各签约国。 这一年,正处在改革开放初级阶段的大清国,内乱与外患都暂时消弭了,除了将精力放在以军事变革为核心的“洋务运动”之外,恭亲王率领的本届政府,也着重调整中国的外交格局,与列强之间,不仅要“请进来”(当然列强都是不请自来的),更要走出去,除了“睁眼看世界”外,还要“伸手摸世界”。恭亲王在写给慈禧太后的报告中,提到:“惟近来中国之虚实,外国无不洞悉,外国之情伪,中国一概茫然,其中隔阂之山,总因彼有使来,我无使往。” 而另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与列强们签订的各项条约,又到了要续签修订的时候,根据以往血的教训,可以断定列强们必然会提出种种要求,而中国如果不走出去实地调查,将无法制定应对之策,无法维护、保障和争取中国的利益,甚至都无法定位自己的利益在哪里。 “摸世界”的长期战略动机,与“准备修约”的短期战术动机,促使恭亲王决心派团出访。而现实困难是:以中国之大,居然“使才难觅”,即使要找出些精通外文的翻译人才,都十分困难,何况是讲政治、懂政策、会韬略、通外文的外交人才。恭亲王担心,“若不得其人,贸然前往”,则反而“误我事机”。另一个担忧是,中国一直要求外国使节觐见皇帝和太后必须行三跪九叩大礼,遭到列强的强烈抵制,双方只好暂时搁置争议,列强外交官也因此无法按照国际惯例觐见中国元首,递交国书,而都由总理衙门和恭亲王代劳了。如果派出正式使臣,按国际惯例觐见了外国元首,那对方的使臣就可以要求对等待遇,这“叩头”问题又将成为麻烦。 困难既然如此之多,出使又是势在必行,恭亲王便创造性地想了个新办法:聘请洋干部出访。洋干部们出访西洋,本身没有语言障碍,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又已经在中国生活工作多年,熟悉甚至精通中国的语言和习俗,双向沟通都可以很顺畅。而且,请洋人出面,似乎有望避免列强们以此提出对等要求,他们总不至于也任命华人作为洋使来觐见中国皇帝,三跪九叩。这后一点当然很牵强,即使委任洋干部出访,那也依然代表大清,人家一样能要求对等觐见,这在日后果然应验了。这与其说是恭亲王的想法,莫如说是恭亲王以此来忽悠反对者们,摸着石头先下水再说。...
Source: 《中国档案报》
Date: 2010
Content:
19世纪六七十年代,飘扬着英、美等国旗帜的新式钢制轮船垄断了中国的江海航线。为维护民族航权,李鸿章提出了创设华商轮船公司的主张。1872年经清政府批准,轮船招商局(简称招商局)在上海正式成立。这是洋务运动开展以来,清政府创办的中国近代第一家民用航运公司,其初期的主要业务是承运政府的官粮。在宽阔无垠的洋面上,旗帜是识别轮船属性的重要标志,在怡和、太古等洋商驰骋的中国江海上,中国第一家新式轮船公司——招商局是如何展示自己的形象的?中国海轮的第一面旗帜是怎样的?
档案揭示了谜底。1927年初,当北伐军刚刚打下武汉,上海尚未攻克,南京政府尚未成立时,蒋介石就以招商局为全国最大的航业机构,需加以整顿,而派出亲信对招商局进行督查整理。最终于1932年将招商局收归国营。在1929年《国民政府督查整理报告书》(下)第五编《招商局大事记》之第二章《最初十三年之招商局》里,记载:
“升旗问题,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九月初三日总理衙门咨兵部准贵大臣咨称议定中国轮船桅梢所竖常挂之主旗,式样用三角龙旗,龙头向上,旗旌用黄羽纱制就,龙身用蓝羽纱镶配,定于十月初一日为始一律更换云云。招商局开办时所有轮船所遵制升用龙旗外并悬挂局中双鱼旗号,旗旌用黄羽纱制,双鱼用蓝色。嗣因船上所用双鱼旗与主旗一律色无以区别,故于次年正月间将局旗改用红羽纱仍绘蓝鱼以便易于识别,既复因船行海中,远观之鱼龙不易分别,故七月间复将局旗改为红地黄色圆月,此式沿用至今未改。”
从以上记录可以得出以下几点:
一、 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九月初三,即1872年9月3日,清廷总理衙门批准招商局轮船悬挂三角龙旗、双鱼旗,自10月1日起实行。
二、 招商局的“双鱼旗”与清政府的“黄龙旗”在色彩、质地上是一致的,都是黄、蓝搭配,黄色旗面,蓝色图案,都用羽纱制成。
三、 由于色彩一致,局旗、主旗不易区别,1873年1月,招商局将旗面改为红色,即红底蓝鱼旗。
四、 船行海中,远看鱼龙不易分别,1873年7月,招商局改用红地黄色圆月旗。
鸦片战争以后,外国殖民者各自打着自己的国旗,横行在中国领土上,清政府出于外交需要,开始考虑制订国旗。1862年清政府第一次组建海军舰队时,委托担任海关总税务司的英国人李泰国到英国为中国购买一批军舰,李泰国在英国设计了中国的海军旗和国旗,清政府知道后非常愤怒,表示应该由中国自己设计旗帜,从而,出现了中国第一面海军旗帜——三角形的二龙戏珠旗,简称“三角龙旗”,悬挂于当时的水师军舰及各类商船上,称之为“主旗”。从19世纪60年代后起, “三角龙旗”开始使用于外交场合,虽然未有明文确定,但在事实上已成为清朝的国旗。1868年,清政府第一个外交使团“蒲安臣使团”出驶美国时,在火车上悬挂的便是“三角龙旗”。1888年10月清政府颁布《北洋海军章程》,其明确规定:为与国际惯例接轨,以长方形黄色飞龙旗作为国旗,取代1862年为军舰和商船制定的三角形二龙戏珠旗。至此,中国才有正式明确的国旗。这面国旗一直使用到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
招商局于1872年11月购买第一艘局轮“伊敦号”,11月30日开航汕头,根据时间推断,“伊敦”轮首航使用的旗帜便是“黄底双鱼旗”与“三角龙旗”。
在中国历史上,“龙”既象征着整个中华民族,又被认为是封建皇帝的化身;“黄色”是最高贵的颜色,为皇帝的专用色。出于“朕即国家”的观念,二者很自然地被应用在国旗上。清朝的纹饰,纹必寓意,意必吉祥,二龙戏珠图案和双鱼图案都较为普遍。二龙戏珠图案为两条腾云驾雾的云龙追逐一颗火珠,龙为青色,珠为红色,传说火珠亦称夜明珠,可避水火,故二龙戏珠表示吉祥、安泰;双鱼图案为两条鲢鱼相对,鲢与年,鱼与余同音,寓意年年有富余。
《报告书》并未对招商局“双鱼旗”的设计理念作出解释,我们不妨如此推断:局旗的黄底、蓝鱼方案,一方面,招商局作为官办企业,尊崇“主旗”(即国旗)设计,强调国家观念,选用黄底;一方面突出招商局的航运业务,选用蓝色双鱼,寓意财有余裕,海阔凭鱼跃。
为进一步考证第一面局旗的准确性,笔者又查询了大量的历史资料。所幸,1947年为纪念招商局成立75周年拍摄的电影《江海万里》中也提到“飘扬着黄色双鱼旗的伊敦轮行驶在中国的海面上”,再一次印证了招商局的第一面局旗为“黄底蓝鱼旗”。至此,中国轮船第一面旗帜有了清晰的轮廓。
是偶然,也是必然,今天的招商局公司旗依然沿用了黄蓝两个主色调。比较1872年招商局的“黄底蓝鱼旗”和今天招商局使用的“蓝底黄徽旗”,一个旗面为黄色,图案为蓝色,一个旗面为蓝色,图案为黄色,相同的色彩,不同的主次,前者演绎和突现了“中国”色彩,后者则演绎和突现了“航运”主题,旗帜的发展,正反映了招商局从近代洋务中兴向现代改革开放的行进中,对历史的继承与发展。当然,招商局作为洋务运动的硕果之一,更多秉承的是自强、求富、开拓、创新的精神,从历史走来,向未来走去。